新闻资讯

[PIDC - 市场洞察与消费者研究] 眼科药物“透明质酸钠滴眼液”分析

类别:


进入新世纪以来,中国已成为全球眼科疾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。与此同时,眼科药物的市场规模与需求迅速增长。根据药智网的数据,眼科药物市场已从2020年的16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30亿元人民币。 在所有终端中,滴眼液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从2020年的10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约132亿元人民币。其中,用于治疗干眼症的滴眼液占据眼科市场的重要份额,“人工泪液”——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更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药物之一,2024年销售额已达25亿元人民币。

  研究背景
  进入新世纪以来,中国已成为全球眼科疾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。眼科药物的市场规模与需求迅速增长。据药智数据显示,眼科药物市场已从2020年的16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30亿元人民币。
  在所有终端市场中,滴眼液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0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约132亿元人民币。其中,用于治疗干眼症的滴眼液占据眼科市场的重要份额,而被称为“人工泪液”的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则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药物之一,其2024年的销售额已达到25亿元人民币。
  然而,透明质酸钠滴眼液目前正面临严峻形势:其一,来自海外 aggressively 推出的新型干眼症药物——环孢素滴眼液的强大竞争压力;其二,各大制药公司正加速研发针对干眼综合征的创新药物,例如恒瑞医药推出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。
  本文将以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为例,结合消费者的基本人口特征和用药历程,探讨滴眼液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。
 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分析
  2.1 整体终端眼科药物趋势:眼药水向消费市场转型
  2024年,眼科药物市场总额达到230亿元,较去年增长8%。
  自2023年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以来,眼科药物行业持续保持稳定增长。
  过去五年,眼科药物各渠道销售额稳步增长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%,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30亿元。
  眼药水市场份额的萎缩,反映了针对表层眼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而注射疗法的崛起,则印证了眼底疾病治疗方案不可替代性及其技术附加值。
  医院仍是眼科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,过去五年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60%。与此同时,电商渠道快速发展,正强势侵蚀零售市场,到2024年已达到7%,而零售市场则下滑至31%。
  在剂型方面,滴眼液是眼科药物的主要形式,但过去五年中略有下滑(主要受注射剂竞争压力的影响)。滴眼液市场份额的萎缩,反映出针对眼表疾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而注射剂的崛起(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6%增至2024年的21%)则进一步印证了眼底疾病治疗方案不可替代性及其技术附加值。
  眼药水正逐渐转向消费市场(零售/电商),更加注重其健康护理属性,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。
  在医院中,眼药水和注射剂占据主导地位,占141亿元市场规模的75%。
  在零售和电子商务领域,主要受消费者需求驱动,眼科药物中最主要的购买形式是眼药水,其在各渠道的市场份额均超过80%。
  这一趋势将持续:眼药水正加速向消费市场(零售/电商)转型,尤其注重其保健属性;而注射剂则受益于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突破(如KH631基因疗法获得临床批准)及医保政策的支持,将继续占据高附加值领域的主导地位。其中,单剂量抗VEGF注射剂价格高达数千元,且通常需长期注射,这显著推高了整个市场的价值。
  目前,已有五种品种被纳入集中采购。
  在国家集中采购的初始阶段,由于获批品种数量有限,眼科药物并未纳入其中。此次第三批集中采购中,眼科药物首次亮相。
  截至目前,已有五种品种被纳入集中采购:左氧氟沙星滴眼液、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、玻璃酸钠滴眼液、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和地夸磷索钠滴眼液。
  2.2 整体终端滴眼液市场格局:(干眼症/眼疲劳基础药物)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持续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优势
  渠道差异化本质上反映了“疾病治疗”与“症状管理”之间的场景分化:医院解决病理问题,而零售/电商则满足日常管理需求。
  在医院中,眼药水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眼部感染和炎症(如结膜炎、角膜炎等,这些疾病需借助裂隙灯检查等专业设备才能确诊;患者无法自行判断,必须通过医院渠道获取处方并接受治疗,同时享受门诊医保报销政策,该政策还引导了慢性病用药的回流机制,并充分利用了集中采购带来的价格优势),占比达31%;其次是干眼症和眼疲劳的治疗,占27%。
  干眼症的典型症状(异物感、眼睛干涩)及视疲劳症状(酸胀、视力模糊)十分明显,患者可自行选择人工泪液(如透明质酸钠)和营养型眼药水(如维生素B12),以缓解不适。这些产品在2024年占据了零售市场55%的份额,以及电商市场63%的份额。
  《中国干眼临床专家共识》明确指出,中国干眼的患病率为21.0%-52.4%。
  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,干眼症已成为一种常见且高发的眼科疾病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全球共有3.44亿干眼患者,占眼科门诊就诊人数的30%,且每年以10%的速度增长。《2024年中国干眼临床专家共识》指出,全球干眼患病率为5%-50%,而中国干眼患病率更是高达21.0%-52.4%,这意味着每10人中约有2至5人正遭受干眼困扰。
  医院方面:由于集中采购及环孢素的影响,近年来透明质酸钠滴眼液销量持续下滑。
  钠透明质酸眼用制剂是中国医院市场销量最大的干眼症滴眼液。2020年,其市场份额超过20%。尽管销售额仍保持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,但已显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。就在此时,环孢素眼用滴眼液(II)正式获准在中国上市销售。2021年,钠透明质酸滴眼液被列入第四批集中采购品种,最终有4家企业中标,价格也因此下调了40%。到2023年,钠透明质酸滴眼液的终端销售额降至谷底,跌破5亿元人民币大关,市场份额仅为7%。经过三年的调整,医院采购量和定价机制逐渐趋于稳定,企业也纷纷调整营销策略,并推出了全新的无防腐剂配方产品。进入2024年,钠透明质酸滴眼液的销售情况出现一定回暖迹象。
  零售端: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开辟了新的市场战场,销量持续攀升。
  由于干眼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,加之产品功效备受认可及市场推广卓有成效,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在零售市场开辟了全新天地。该类产品表现抢眼,销售额和市场份额持续攀升。自2022年起,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已超越诺敏维滴眼液,一举成为市场销量冠军,并于2023年突破10亿元大关,2024年更是达到13亿元,同年市场份额高达21%,跃居增长最快的品类之首。
  电商领域:得益于医药电商的发展,透明质酸钠滴眼液迅速拓展了自身市场。
  得益于医药电商的发展,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显示,电商渠道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9%(数据源自2019年至2024年),其中线上滴眼液产品正迎来迅猛发展。领先产品(如海露®)已于2020年完成从处方药向非处方药的转型,消费者如今可直接在药店或电商平台无需凭处方即可自行购买,这极大拓展了产品的销售半径。
  与线下零售不同,透明质酸钠眼药水的领军企业抓住机遇,大力开拓电子商务市场。截至2024年,透明质酸钠眼药水销售额已达6.3亿元,占整个渠道份额的43%。
  2.3 玻璃酸钠滴眼液企业竞争格局:集中采购重塑企业格局,海露借力消费市场实现突破
  钠透明质酸眼药水市场中,零售和电子商务渠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而医院渠道则面临多重挑战,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萎缩。
  总体来看,国内透明质酸钠滴眼液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亿元。其中,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从30%提升至50%,而电商渠道的市场份额则大幅攀升,由2%跃升至25%。与此同时,零售和电商市场正不断蚕食医院市场的份额。目前,透明质酸钠滴眼液领域的增长已趋于饱和,医院渠道的市场份额更是从68%锐减至25%。
  企业根据渠道特点,布局了多种剂型和规格的透明质酸钠滴眼液。
  通常,对于日常的眼部疲劳,可选用0.1%浓度的透明质酸钠滴眼液;而对于症状较重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,则使用0.3%的透明质酸钠滴眼液。
  ① 爱尔丽:原研药(国产原研),0.1%和0.3%规格市场占有率高,但瓶装产品含有防腐剂,价格适中。国内透明质酸钠滴眼液通常以爱尔丽作为参比制剂。
  ② 海露:国内上市的原研药(进口原研),0.1%规格市场份额高,不含防腐剂,主要用于日常眼部护理和缓解眼疲劳,但价格较高。
  ③ 普瑞尼因:主要针对0.3%规格市场,采用单剂量包装,不含防腐剂,主要用于中重度干眼症或术后修复,性价比相对较高。
  医院方面:受集中采购影响,原研艾力仍保持韧性,但原研海露则大幅下滑。
  2021年,在第四批集中采购中,有4家企业中标。然而,采购后医院市场销量持续下滑。其中,中标企业的销售额却迅速回升。到2024年,这四家企业的透明质酸钠滴眼液销售额已达到2.95亿元,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8%。
  原研产品在集中采购中未能中标。截至2024年,参天制药(爱力)仍占据30%的市场份额,受采购影响较小。(爱力公司已深耕中国干眼症药物市场逾20年,深受医生和患者信赖,即便未中标,仍通过处方维持了稳定的需求。)然而,欧善 GmbH(海露)的市场份额则大幅缩水,其医院渠道占比从采购前的40%以上,锐减至2024年的19%。
  消费市场:在失去医院市场后,海陆开辟了全新的TOP1竞争战场——消费市场。
  集中采购后,欧森有限公司(海露)加快了在零售药店和电商渠道的布局,其中2020年至2024年零售及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3%和117%,成功占据渠道首位,有效弥补了医院渠道的损失。
  Santen(爱丽)在消费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。目前,公司正加速推广一次性使用的非处方药产品(0.1%剂量),以夺回流失的市场份额,但销售表现显示,这一下降趋势尚未得到遏制。
  消费零售市场:海陆持续扩张,艾丽仍难止下滑趋势。
  根据药智零售发布的最新月度数据,参天公司透明质酸钠滴眼液的零售销量持续下滑,而欧善有限公司则继续扩大市场份额,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  海露凭借温和的眼部护理品牌定位,迅速占领消费市场,并推动其0.2%的国内首发上市。
  ① 爱力:保留高毛利率的原研药品(如0.3%浓度),专注于高端医疗场景;同时推出一次性单剂量(0.1%)的非处方产品,以渗透大众市场,旨在通过“无防腐剂+便携性”两大特点,抢占高端自费市场。
  ② 海露:国内版满足“基础保湿”需求,海外版则定位于“场景化眼部护理”,通过“聚焦分层+渠道隔离”策略,实现市场份额与利润的平衡。此外,海露海外版还直接通过京东国际的跨境电商平台服务中国消费者,采取“曲线入华”战略,并已于2024年12月获批国家药品标准HJ20240162,获准率为0.2%。

热门新闻


[零售市场]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“布洛芬”品种市场分析报告

胶囊是“布洛芬”类药物的主要剂型,其在零售药店的市场份额正逐年提升。

2025-08-12


【零售市场】“感冒灵颗粒 & 复方感冒灵颗粒”产品市场分析报告

甘草羚颗粒和复方甘草羚颗粒在零售端的月度销售趋势趋于一致。

2025-08-05


[PIDC - 市场洞察与消费者研究] 眼科药物“透明质酸钠滴眼液”分析

进入新世纪以来,中国已成为全球眼科疾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。与此同时,眼科药物的市场规模与需求迅速增长。根据药智网的数据,眼科药物市场已从2020年的16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30亿元人民币。 在所有终端中,滴眼液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从2020年的10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约132亿元人民币。其中,用于治疗干眼症的滴眼液占据眼科市场的重要份额,“人工泪液”——透明质酸钠滴眼液更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药物之一,2024年销售额已达25亿元人民币。

2025-07-24